鋼琴調律,一聽就是個“高端大氣上檔次”的活兒,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——8000多個零件、220根琴弦,任何一個地方出現問題,鋼琴調律師只要將88個琴鍵輕輕按下,側耳一聽,就要從音色中找到答案。這得有多難?
近日記者了解到,吉林市解放大路歐亞商都后街,住著一位剛剛20出頭、相貌可人的小姑娘周秀林,她正在從事如此精尖復雜的工作,并且還是個盲人,您相信嗎?
4月9日下午,記者來到周秀林家中,此時她正在與其母親嘮家常。
“我的眼病是先天的,具體原因不明,醫生沒有給出答案。”周秀林說,她除了能分辨出白天黑夜外,其余什么也看不見。
周秀林的盲文樂譜,凹凸的點位,其實是美妙的音符。
“我打小在四平市的一所特教學校念書,學校老師覺得我音樂方面有天賦,就教了我彈鋼琴。從接觸到現在,已有14年了。”周秀林說,由于看不見曲譜和琴鍵,只能憑借對旋律的記憶和盲文曲譜的摸索,一點點練習。
“我和健全人比不了,掌握一個曲子要費很長時間,鋼琴演奏也略顯吃力。”周秀林表示,雖然命運很不公平,但她不想在技藝上輸給別人。十幾年間所遭受的辛苦,恐怕是常人無法想象的。
據了解,周秀林的鋼琴演奏水平,已達到了二類本科音樂院校的標準。
“2012年,我考上了北京聯合大學特教學院的音樂系,進行鋼琴調律的專業培訓。去年夏天畢業時,取得了中級鋼琴調律師資格證。”周秀林告訴記者,她考取的從業資格證和健全人考取的,是同一標準,沒有區別。
“我到現在還沒有去過任何一家琴行應聘呢。“周秀林說,她目前接觸的“客戶”大都是身邊的朋友和熟人。
“因為我是盲人,或許很難取得陌生人的信任,一般的琴行恐怕也難以接受我。所以我希望能夠通過已有客戶的宣傳,拓展自己的業務。”
據了解,周秀林每次調律收取的費用為200元,屬于市場上的中間價格。目前,她平均每月只有6臺琴可調。收入還不足以維持開銷。“因為我還得吃一些藥,不然的話眼睛會疼。”
周秀林和時下的年輕人一樣,也有自己的QQ和微信。“智能機有讀字的軟件,給我發文字信息也沒關系,但我回復只能是語音的了。”周秀林告訴記者,她平時微信玩得也很“6”,就和普通小姑娘一樣。